缺失这种关键感觉,孩子极易陷入拖拉困境

在孩子成长中,做事拖拉、磨蹭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
 
该理论指出,人有自主、胜任、归属这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在培养孩子自律时,“自我决定理论”作用关键。
 
 1 
何为胜任感:孩子内心的“我能行”力量
 
胜任感,就是孩子心底“我能行”的信念。
 
它不是指已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而是推动孩子主动尝试的动力。
 
像班级里的小张,数学起初不好,但每次攻克难题,“我能行”的感觉就变强,促使他主动挑战,成绩越来越好。
 
反观小赵,写作业磨蹭,不是不想做,而是难题让他没信心,挫败感强,最后选择放弃。
 
可见,有无胜任感,孩子学习动力大不一样。缺乏胜任感,孩子易退缩,做事没长性,内心脆弱,抗压差,难以全力以赴。
 
 2 
设定“最理想的挑战”:培育胜任感的关键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胜任感呢?这就要提到“最理想的挑战”。
 
任务太简单,孩子易失去兴趣;太难,又会打击信心。
 
比如玩游戏,关卡太难,孩子就不想玩了。
 
合适的任务,应是“踮踮脚能够着”。
 
像背诵长课文,可分段背;上台演讲,先在房间练,再在家人前展示,逐步增加难度。
 
学习上,目标也应循序渐进,从低到高设定。
 
拆分任务,能让孩子在小成就中感受努力的价值,提升胜任感。
 
 3 
家长助力:全方位提升孩子胜任力
 
鼓励塑造成长型思维
 
家长该如何助力孩子发展胜任力?
 
首先,要巧用鼓励塑造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认为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面对问题乐观,抗挫力强。友妈帮托管,家庭教育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则相反,习惯自我设限。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努力过程,具体、真诚地鼓励,比如“你今天写作业专注了20分钟,进步很大”,别空洞夸赞。
 
同时,绝不能给孩子贴“你真笨”这类负面标签。在家长支持下,孩子才敢尝试。
 
放手实践收获真实成就
 
其次,要放手让孩子实践,收获真实成就感。
 
口头鼓励虽重要,但现实成就带来的体验无可替代。
 
生活中,家长别大包大揽,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如整理书包、扫地。学习上,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树立信心。友妈帮托管,家庭教育
 
孩子只有通过实践成功,才能真正体会“我能”,增强胜任感,自控力也会随之提升。
 
培养孩子胜任感,是帮他们告别拖拉、走向自律的关键。家长要重视,用科学方法助力孩子成长。 
 
“友妈帮托管”帮助妈妈们实现自我价值,支持妈妈,成就妈妈,想要咨询了解,在下方 填写联系方式,晋级天使会第一时间主动和您联系。友妈帮托管,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