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不就是被别人说了两句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事没事,去吧,别理他们。”
 
    大早上,就听到小区里有两个妈妈在劝一个不愿上学的孩子去学校。
 
    原来这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嘲笑胖,穿的衣服太难看了,他不想再被同学笑,就不想再去学校了。
 
    而孩子妈妈则说“多大一点事呢,就不愿上学了”。
 
    父母总以为小孩子之间的说笑没什么,但事实是真有孩子因为被嘲笑而差点丢了性命。
 
    不由想起曾看过的一个新闻,安徽的一个女孩因被同学嘲笑而孤立,情绪激动、语无伦次,想要跳楼轻生。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幸好有路人报警,才被消防救援人救助了,没有酿下大祸。
 
    当得知女孩轻生的动机后,警察拍着女孩的肩膀宽慰她:“你这样不仅没有意义,别人更加会笑话你。”
 
    没想到,警察的一句话触动了孩子的心,瞬间崩溃大哭。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身高、体重、外貌等等,或多或少有过被嘲笑的经历。
 
    蒋方舟曾说:“孩子世界的比例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这些嘲笑的话语,在大人看来,不过就是玩笑话罢了,可在孩子的眼里,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小刀扎在他们心上,伤得他们“体无完肤”。
 
    当孩子被嘲笑后,父母的态度很重要。父母能够第一时间关注陪伴并疏导孩子,孩子就会有力量笑着向前看,反之则会哭着向后退。
 
    “爸妈的沉默成了压垮我的最后稻草”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经历的那些琐碎,都是小事,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
 
    前段时间,马思纯因身边变胖而上了热搜。她也第一次在微博上说起自己患抑郁症的细节。
 
    她为了治好抑郁症,长期服用含有激素药物,才导致变胖。
 
    而马思纯饱受抑郁症的折磨,和父母对她的态度有关。
 
    她上中学的时候,身材比较圆润,就遭到了同学们的各种嘲笑:
 
    体育课跑步,嘲笑她长那么胖还跑那么快;
 
    她的信,总是被人抢走,并且被同学们大声读出来;
 
    而饮料里被人加各种脏水,比如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等。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当她把这一切告诉父母,本想能够得到帮助,可没想到父母却说:不用理会,你只要努力证明,过得比他好,无视他。
 
    虽然父母告诉她只要自己过得比他们好就行了,可父母却忽视了她当时的痛苦。
 
    孩子在被嘲笑时,能和父母敞开心扉说,不过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可父母却没有给予他们。
 
    马思纯就因为父母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在长期的嘲笑和欺压下,她选择了沉默,更加自卑。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即便后来做演员,拿到了金马奖,也依然对自己充满了质疑,这让她很压抑。直到后来,她才发现自己是病了。
 
    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欺压,是她的一大烦恼,而父母的“无视”,更成了卡在她心里的刺。
 
    父母本是孩子最大的后盾,可就连最亲近的人都沉默了,还有谁会来保护他们?
 
    在父母眼里,被嘲笑后无视就是解决办法。可在孩子眼里,比起嘲笑,父母的沉默,就是对自己的不爱,是被抛弃。
 
    李玫瑾教授说过:一个从小不被尊重的孩子,没有感受到快乐的人,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在孩子被嘲笑时,父母没有伸出援手,孩子就会变成一座孤岛,走向绝望。
 
    父母的沉默,成了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的肯定才是我的底气
 
    纪录片《小小少年》有一个少年叫殷然,他因养了200多种昆虫,而被同龄小朋友嘲笑。
 
    可即便被别人嘲笑,他也依然不放弃,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看到虫子都怕得要死,殷然则称赞虫子“漂亮死了”。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而这些,与他的父母对他的肯定离不开关系。父母不仅肯定和欣赏他,还对他的爱好非常支持。
 
    看着儿子“玩虫子“,父母起初是在一旁看,后来陪着他一起发现虫子的乐趣,并笑着说道:“我觉得人生好玩了很多。”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妈妈说“如果把他好玩的事情搞没有掉,人生不是非常无趣吗?”
 
    殷然眼中那耀眼夺目的光芒和不惧小伙伴嘲笑气场,感染着我们。
 
    他的底气就来自于父母,父母那些毫无保留的爱,给了他源源不断的能力和安全感。
 
    被肯定的孩子,拥有不惧前行的勇气,不畏眼光、不惧未知。
 
    在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应验预言现象,即他人对我们的期望,往往会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一种预言。
 
    父母对孩子的回应,藏着对孩子的信任,让他充满了底气。人生有来路,也有了去处。
 
    无论外界多么凶险,孩子转身,就有父母慈祥而温和地说:“你可以,我们爱你。”这简单一句话,能在孩子心中垒起城墙,护他周全。
 
    所以,当孩子被嘲笑时,父母托他一把,给予认可,他能更加从容面对未来。
 
    孩子被嘲笑,该出手就出手
 
    精神分析领域有句名言:回应,即是光;不回应,即是地狱。
 
    每个孩子都渴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够伸出手,拉他一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西-科恩,认为即使是善意的嘲笑也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困扰和威胁。
 
    身为父母,在孩子嘲笑时,该出手就要出手,千万不要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对待。
 
    1.与孩子共情,巧妙化解
 
    演员霍思燕和杜江的儿子,在节目中说自己被同学嘲笑叫“肚脐眼”。初听到儿子这么说,霍思燕有些懵,然后转身问杜江:你小时候外号叫什么。
 
    杜江很配合地说:肚脐眼。
 
​孩子被嘲笑,家长为什么一定不能说“没关系”
 
    孩子本来对同学起外号这些嘲弄很排斥、抵触,但当父母用巧妙的方法和孩子产生共情,让孩子对这件事不再耿耿于怀。
 
    共情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写了共情能让孩子把父母当作是自己的盟友,并非旁观者。
 
    父母可以在孩子被嘲笑时,做他的“盟友”,拉他一把,救他于水火。
 
    2.教会孩子自信,勇敢回击
 
    不少家长会在孩子受到嘲笑欺负时,选择不追究,这不但不能保护孩子,甚至还会让孩子陷入更坏的处境。
 
    有研究儿童受欺负行为特征的学者发现,受欺负者都是被动的,过分顺从的,而这是这种“逆来顺受”的懦弱,助长了欺负者的气焰。
 
    孩子受到嘲笑,我们要告诉他们:别害怕,爸爸妈妈一直都在。而不是选择沉默,逃避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应该是,被嘲笑时挺直胸膛,直视对方,自信勇敢地说不。
 
    因为只有孩子内心强大,才敢明确拒绝。
 
    在孩子的问题超出勇气能解决的范围时,我们也要对孩子的求助作出反应,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未长大时,教会他如何直面困难,强大内心,赋予他们独立面对未来的智慧和勇气。
 
    让他们在离开父母后,能强大面对挑战,保护自己,温柔接纳和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