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主任坦言:班里进步最快的学生,只因做对这6件事
时间:2022-10-30 点击: 200次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教育。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进步飞快,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太不争气。
其实,孩子之间的智力相差无几,真正拉开成绩差距的,还是孩子平时的学习习惯。
班里进步最快的学生,往往因为做对了以下6件事情,用好习惯换来了好成绩。
不玩手机
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允许中小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
孩子确实很容易受手机影响,手机中的游戏、微博、抖音等都会让孩子上瘾,忘记了学习。
在校不能玩手机,在家我们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意识:写作业不准玩手机!
如果孩子说“我要查东西”,那就让他先拿笔记下来,写完作业再查;
如果孩子边写作业边听音乐,那就更不行了,一心不能二用,否则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呢?
有时候家长要狠心一点,干脆不让孩子玩手机,杜绝这个破坏孩子成绩的可能性。
家长立场坚定,态度明确,孩子就不会沉迷手机,把心思都放在学业上。
主动学习
对于家长来说,陪孩子写作业是最痛苦的事情,往往自己陪得火冒三丈,孩子还是做得一塌糊涂。
不主动学习的孩子,总是被大人推着走,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
但一个自觉学习的孩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被家长打骂出来的,他一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支撑。
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不能只付出体力,也要付出脑力和耐心。
给孩子制造学习饥渴感,比如让他知道他有多缺乏知识,需要通过学习来好好弥补。
然后坚持刻意练习,把一个行为习惯重复一百遍、一千遍,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动作。
最重要的是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让他有信心一直坚持下去。
管理时间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
他们往往做事磨蹭,注意力无法集中,不是因为比别人笨,而是不懂得管理时间。
从小学习管理时间的孩子,写作业比别人快,掌握知识比别人快,连进步都比别人快。
家长要从生活中给孩子传达守时的观念,还要教孩子高效学习的技巧。
比如列一张时间清单,规划好一天要做的事情,让孩子养成规划时间的习惯。
如果孩子不守时或磨蹭,就要让他承担拖延的后果,直到孩子吸取教训。
也要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有了充足的休息,孩子就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
喜欢老师
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如何,往往关系着孩子的学业表现。
我们发现,一个孩子若喜欢自己的老师,上课时会听得更认真,平时的学习表现也比别人好。
如果孩子不喜欢一个老师,即使他不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捣乱,平时在这一门学科上也不会用功。
明白这一点后,家长就不能当着孩子面贬低老师,要引导孩子欣赏老师,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上这一门学科。
首先,家长要学会欣赏老师,在孩子面前放大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在心理上拉近与老师的距离。
之后,家长要引导孩子主动出击,获得老师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关爱。
孩子有了积极的心态,他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上去了,成绩一定越来越好。
温故知新
每天,老师都会布置一些非笔头作业,如复习当天的课文,背诵一些古诗词。
然而许多孩子从来不做非笔头作业,只觉得复习功课很浪费时间。
这些孩子往往在测验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很差,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早就忘光了。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是所有孩子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每天学过新知识后要及时复习,每隔一段时间要定期复习,每次测验考试前更要系统复习。
只有经过反复复习,孩子才能夯实基础,真正掌握知识。
勤于反思
高考状元是学霸中的学霸,每次他们分享经验,都会提到一点:整理错题。
他们把所有错题、学习遇到的难题都记下来,有不明白的就一个个问老师,经过长期积累,极大地提升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整理错题是为了让孩子回头看,先把没学会的、没学好的都一一学透,之后的学习才会更顺利。
当孩子解决了所有错题,就不会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反思,不但要坚持整理错题,还要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学习上节节高升,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