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你给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为么还是不管用

    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做家长的最擅长的教育方式,无疑就是“讲道理”。“讲道理”,不仅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且一直以来也是备受推崇的。
 
    但是,我们发现,最没效果的教育方式也是“讲道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应不应该给孩子讲道理呢?怎样跟孩子讲道理才有效呢?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告诉我们: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
 
    思想家卢梭也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做出行动。
 
    教育是门艺术,不要指望动动嘴皮子,说点什么,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状态、修正孩子的问题。下面给出几点建议,家长不妨反思借鉴:
 
    让孩子自己发现道理
 
    讲道理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不利于孩子们接受的一部分。我们教育孩子,只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家长不妨改变“讲道理”的方法,变通一下,不要整天耳提面令,而是在恰当的时机见缝插针,用实际行动或者其他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道理,想明白道理,效果可能会好得多。
 
致家长:你给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为么还是不管用
 
    这里有一个小案例:
 
    广州番禺张中良夫妇收养了10个孤儿,孩子做错事,张中良与妻子不会责骂他们,也不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来完成对一个道理的认识。比如,有一次,张中良让家中的小女儿慕恩带着眼睛看不见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为何慕恩将美春一个人丢在了外面,独自回来了。张中良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小慕恩做了一个体验:用毛巾蒙住慕恩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从此以后,慕恩变得特别懂事。
 
    让孩子在体验中发现道理,认识道理,TA才会记忆深刻。
 
    再多的大道理,比不上你的榜样作用
 
    古人说得好,“言传不如身教”,这六个字无人不晓,但有多少人会依此为镜,来反观自己,并谨慎践行呢?
 
    别怪孩子听不进去你的大道理,改变自己吧,用你的言行举止将这些大道理一点一点深入孩子的心里去。你爱干净讲卫生,孩子会看在眼里,你懂礼貌有修养,孩子会记在心里,你喜爱阅读时刻不忘学习新知识,孩子会耳濡目染。
 
    再多的大道理,也比不上你的榜样作用。养育孩子,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
 
    有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
 
致家长:你给孩子讲了那么多道理,为么还是不管用
 
    更有些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却在事后美化自己的行为。例如,打了孩子,然后又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遮羞布。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层面的不讲理。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
 
    不跟孩子讲大道理,要讲具体的小道理
 
    不是说不能给孩子讲道理,是不要讲那些大道理,遇到具体的事,可以讲具体的小道理。
 
    比如,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你就可以问问孩子:如果别人随便拿了你的东西,你会是什么感觉呢?引导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小道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讲道理”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讲点什么道理,必须首先确认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比如有的家长明明自己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斤斤计较,却想要在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TA不要在意分数。
 
    把“如何说”仅仅理解为一种说话技巧,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终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文字所到之处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一样,语言所到之处,也应该是一个人观念所到之处。与其向别人讨要说话技巧,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家长自己站位不高,却热衷于向孩子传达一些并不高明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经验。比如有的家长暗示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别的同学,给别人讲题既浪费时间,又容易被别人超过。
 
    生活就是竞争,别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后了。孩子从这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上,学会了小钻营、小算计,却学不到大胸襟、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实际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视野和胸襟,束缚限制了他的发展。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想要给孩子讲出能让他飞翔的道理,家长自己就要具有蓝天的胸怀和高度。如果感觉自己的高度不够,不知道该如何说,什么也不说总比胡说好得多。
 
    说到底,对孩子的教育,还是家长的自我修正和完善。孩子的成长进程,就是父母的修行过程!没有我们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