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错误的阅读习惯,只会让孩子成绩变差!再不改就晚了

    我们常常提到这样一个话题——孩子的阅读能力决定学习成绩。
 
    我们提倡儿童要多阅读,也推送过一些关于儿童阅读的建议。
 
    现在的老师、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不少老师、家长也发现关于孩子阅读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书,成绩却并没有提升?
 
    “多阅读、多积累”确实有助于孩子成绩的提升,但有一个前提是—— 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在很多阅读活动,以及家长、老师对孩子的阅读反馈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孩子,很喜欢阅读,也花了大量时间来阅读,但是阅读效果不佳。
 
    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养成了错误的阅读习惯。
 
这些错误的阅读习惯,只会让孩子成绩变差!再不改就晚了
 
    1 .错误的阅读习惯——跳跃式阅读
 
    我们经常用“一目十行”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非常快,但这是在长期阅读中训练出来的阅读能力。如果你发现低幼年段的孩子读书“一目十行”,那你反而需要更注意一下孩子是不是真的在“阅读”了。
 
    很多孩子阅读的时候,眼睛会不自觉地往下走,也就是说,上一行的内容还没有看完,眼睛就已经移动到下一行内容上了。这就是——跳跃式阅读。
 
    这样的阅读,书好像是“读”完了,但却不是真正的阅读,因为文字只是在视觉上一带而过,文字表达的内容却没有传到大脑里,这种现象是孩子们出声朗读转化到默读时期经常出现的症状,然而,一部分父母或老师却很难发现这个问题。
 
    小技巧
 
    如何诊断孩子是否跳跃式阅读?
 
    1. 与孩子一起读几页他们正在阅读的书;
 
    2. 测定孩子读书的速度;
 
    3. 让孩子回想阅读的内容;
 
    4. 通过提问的方式来确认孩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错误的阅读习惯——机器人症候群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在阅读”就会感到很满足,他们认为,孩子只要阅读了,就一定有收获。
 
    当真如此吗?
 
    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孩子读完一本书,你问他,这本书讲了什么呀?他说不知道。
 
    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后说太难了,读不懂。你问他,哪里读不懂呢?他说,哪里都读不懂。
 
    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孩子读的这本书确实太难了,不适合他的年龄段,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换成符合孩子年龄段阅读的书就好了;二是孩子患有阅读的“机器人症候群”。
 
    什么是“机器人症候群”呢?
 
    像一个充了电的机器人一样机械地阅读,不能掌握书的内容,却能一直读下去。
 
    其实患有机器人症候群的孩子,在阅读时头脑里几乎是一片空白,不知道书里的内容,只是木讷而机械地向后翻书页,把书翻完后,就说自己已经“读完”这本书了。
 
    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阅读习惯的呀!
 
    小技巧
 
    如何诊断孩子是否患有机器人症候群?
 
    1. 读书时,没有任何想法,独自发呆;
 
    2. 虽然在不停地翻书,但是连前一页的内容也记不住;
 
    3. 明明是针对书中的内容提问,他们却想不出书中出现过此内容。
 
    上面我们讲了两种常见的错误阅读习惯,但大部分孩子是不能自己发现问题的,所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和老师来通过仔细观察孩子的阅读情况并对孩子提问来进行诊断。
 
    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多多留心观察孩子的阅读情况,看一下他在读什么书、是否能够理解书中的内容、是否存在阅读困难……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
 
这些错误的阅读习惯,只会让孩子成绩变差!再不改就晚了
 
    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阅读习惯
 
    1、坚持阅读是基础
 
    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抛开“阅读”谈“阅读习惯”都是徒劳的,如果没有“阅读”又怎么“培养习惯”呢?
 
    如何做到坚持阅读?一是需要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二是要给孩子买合适的书籍。有了阅读兴趣后再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再一次被书籍激起更高的阅读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让孩子一直坚持阅读的关键所在。
 
    2、有目标的阅读是保障
 
    怎么才能让孩子的阅读发挥到最大效果呢?答案是:有目标的阅读。
 
    家长、老师们会发现,当我们有目标地的时候,走路会走得更快,可以少走一些弯路,阅读亦是如此(某些书籍阅读除外)。
 
    例如:
 
    如果孩子想要从某本书/某篇文章中去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那他阅读到一些人物描写的句段时就会下意识的去关注、记忆,这样一本书/一篇文章读下来,那些人物描写的句段、方法会深深留在他们脑海中。
 
    如此一来,在孩子阅读前,就需要孩子明确自己阅读的目标。是需要从阅读中学到什么呢?还是只休闲的阅读?若是想要从阅读中学到某类知识、技能、习作技巧,那么孩子就要带着自己的这些目标去阅读。
 
    “坚持阅读”和“有目的的阅读”是家长、老师们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那么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应该怎么培养阅读习惯、培养哪些阅读习惯呢?
 
    阅读习惯一:一边读一边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如果只是阅读而不思考,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阅读内容,就做不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即使记忆力再好成绩也不会太好。所以,孩子在阅读时还应该多多思考,可以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习惯二:阅读时多圈点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需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家长、老师要提醒孩子在阅读时注意圈点批注,这样做一是可以保持孩子阅读时的注意力,不会读着读着就走神;二是把重点、难点圈画出来后,孩子再次读到有同样困惑的地方时,能更好、更快地回忆起之前他们之前的看法和体会,引起阅读重视。
 
    阅读习惯三:善用查询工具
 
    我们在阅读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孩子的阅读积累、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可能会更多。
 
    那怎么办呢?每次都需要家长、老师来帮助解决阅读困惑吗?
 
    不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老师们与其每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还不如教会他们解决难题的方法。
 
    要让孩子意识到,当自己阅读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时,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查询、理解,如使用工具书、网络等。孩子自己查阅资料时,可以看到更多的文本材料,这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
 
    阅读习惯四:学会放弃书籍
 
    有时候“坚持”很重要,有时候“放弃”更重要。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读不下去的书”,可能是书籍太难了,不适合孩子现在的年龄,也有可能是孩子对这本书没有任何阅读兴趣,是被父母强制要求阅读的。
 
    这个时候,家长、老师们需要理解孩子,对他们宽容一点。
 
    我们任何人都有不想做的事情、不想吃的食物……
 
    将心比心,如果让你读一本你不喜欢的书,你被迫读起来肯定也很痛苦对不对?这时,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放弃阅读,甚至鼓励他们放弃阅读。可以把这本“生涩难懂”“毫无乐趣”的书暂时先放一放,先让孩子读他能读懂、有兴趣读的书。而那本暂时被放弃的书,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愿意去读而且能够读下去了。
 
    阅读习惯五:做好阅读记录
 
    和你去银行存钱一样,孩子的阅读也需要存储。
 
    虽然你一次又一次地去银行存钱,但最后你只需要看一眼“账户余额”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少存款。阅读是一样的,也需要有一个像银行系统一样的“阅读记录”。
 
    每次孩子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都要让他学着记录下来:读的书籍/文章名字、阅读字数(页数)、阅读体会等等。
 
    这有什么用呢?成就感!
 
    孩子到了某个年龄,翻开自己的“阅读存折”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读了那么多书,会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驱使他去读更多的书、会让他一直坚持阅读。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在自己的“阅读存折”中分析自己的阅读数据,了解自己看的哪一类书籍较多/较少,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结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尝试,也需要家长、老师们的助力。
 
    孩子在阅读、在学习,我们家长、老师也要学着去等待,等待孩子慢慢成长、慢慢变得更优秀。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爱读书、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